冒牌007欺骗票钱 戏院玻璃惨遭砸破、海报被撕!
早年电影片商也被人戏称为“骗商”,就是想尽办法要把观众“骗”进戏院,说法虽然有点刻薄,但还真的有片商在影片本身或是导演、演员的光荣纪录上信口开河,营造“不可不看”的假象,在片名上鱼目混珠更是大有人在,而被哄骗买票进场的观众如何发泄心中怒气?于是发生了砸破戏院票口又怒撕海报的暴力冲突。

在40年前,007詹姆斯庞德堪称台湾外片市场的超级票房保证,特别由罗杰·摩尔主演的“海底城”、“太空城”先后刷新史上最卖座外片纪录,之前各集陆续被片商安排重映,也都有不错的反应,比不少新上映的西片卖座更出色,每一集新的007电影在台上映前,已有不少观众密切期待,报章媒体更早就频频报导。第12集“For Your Eyes Only”有的媒体译名为“媚眼杀机”、有的则翻成“高度机密”,片商暂且不公布正式官方中译,等到快上片前一个多月才宣布定名为“最高机密”,排定9月底的教师节档上映。
岂料在9月中旬台北东区某戏院突然独家上映了“高度机密”,且海报、剧照上真的是罗杰·摩尔主演,吸引了数百位观众先睹为快,售票口前还不少人排队。结果等到影片放映,男主角是罗杰·摩尔没错,他演的却不是詹姆斯庞德, 片子情节也与007完全没有关系,观众心中怒火中烧,更糟的是这片子其实是罗杰·摩尔接手007片集前所演出的影集“龙虎双雄”其中两集剪接而成,片商竟敢靠著相似的片名诱骗观众花钱,观众离场后一肚子火,有人干脆找上报社投诉,也有人在戏院外集结,群情激愤下,几个人冲上前把戏院售票窗口的玻璃打破,其他人见状把门口张贴的海报都撕下来,怒骂片商和院商联手欺骗观众。戏院方面眼看事情闹大,只好报警,附近的警局派了4辆警车载来大批警员,希望维持现场的秩序。


愤怒的观众认为自己要争个“理”字,只要戏院方面退还票钱就好,戏院则坚称“高度机密”并不是“最高机密”,观众自己没看仔细,看错电影哪能要戏院负责?拒绝退票的要求。片商称自己也是受害者,购片时并不知道被老外摆了一道,原来只买到一部旧影集重新剪接的电影,且强调“高度机密”是当年元月就送检过关,“最高机密”当年7月才送电检,不可能有机会故意取和对方相近的片名。在警察站台下,戏院门口终于恢复平静,片商也在广告上打出英文片名“Someone Like Me”,显示与007的“For Your Eyes Only”完全不同,然而在恶评已传开的情况下,很快就下了片,戏院也觉得不该误排映此片损害院誉。


“龙虎双雄”是由英国打造的悬疑喜趣影集,本来是从罗杰·摩尔的成名作“七海游侠”完结篇之中男主角被迫和一位美国人合作联手查案得到灵感,设定为街头混大的美国富商与出身良好的英国贵族携手合作,彼此性格和作风虽不同却在磨合中找到共事的默契。 男主角之一当然还是罗杰·摩尔担任,美国富商一角洽询过洛赫逊和葛伦福特,两人都没有意愿,最后在一堆有可能接演的美国男星名单中,罗杰·摩尔自己选定汤尼寇蒂斯,汤尼也一口答应,不料彼此真的拍戏的习惯大不同,汤尼和大伙儿都格格不入,但罗杰与他在人前都装作十分友好,彼此对对方真正的看法是啥?恐怕没有外人能得知。“龙虎双雄”本希望在英国与美国都能受到欢迎,却在英国的收视表现仅是还好,美国更惨输给同时段对打的“虎胆妙算”(“不可能的任务”原版影集),只拍了一季就难以为继。有趣的是,英美之外的欧洲各地,此剧反而大受欢迎,德国、丹麦、法国、挪威等都开出收视红盘,尤其在丹麦更是历久不衰,直到6年前的春天都还曾重播。倒是在台湾,虽然也由曾播映“七海游侠”、“虎胆妙算”的台视引进,回响却远不如这两出戏,一般观众印象不深,都猜不到台湾下档了快10年后竟然改换片名上了大银幕。

当年的欧美影集制拍单位不时会把其中一两集拉长成90分钟,改制成电影卖给其他国家的片商,反正那时家用录放影机还不热门,观众能重温旧剧的机会极少,对新生代的影迷来说,这些旧片其实也和新片没啥差别,都是第一次欣赏。“七海游侠”也曾有旧内容翻制成电影“大破死光城”等,片商打出罗杰·摩尔举枪的帅气英姿,感觉和007的风格有些接近,就会有不少影迷捧场,“高度机密”也并非特例,但片商大胆到意图假冒007系列,才会踢到大铁板。“高度机密”火速下档,9月底“最高机密”上映后果真如预期又大热卖,再次超越上一集“太空城”的票房纪录,成为全年度在台放映最卖座的外国片。
下一篇:没有了